认识传统在禁忌中学步,在危机中成长,总是负重前行。正如已经看到的那样,传统是由远及近,是一道道历史的座标,我们接近她,便是由近及远。一念念的修行,并非是标示自己与传统有多近,而是用来丈量我们未来还能走多远。敬畏传统,不需要去攀越,每一个人只是一步步从这里经过……
------王晓辉语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自古现实生活中很多超出时人认知范围而又无法解释的事物和现象,人们就将其归结为神、怪的非凡之力所致。记录这些非日常生活经验范畴、非自然规律生成的现象的图像被称为志怪图像。“志怪”一词最早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,是对艺术创作题材类型的说明。虽然这类对神、怪的表现在中国传统审美中并不为主流审美所认同,但上到统治阶级下到黎明百姓无不被其影响,各朝代各阶层的艺人更是创作了大量作品流传至今,他们借助鬼怪题材暗示对生存世界灵悟的通慧之状,或敬或畏或给予美好的愿望,或借鬼神以言志的表现方式也影响着今天的许多艺术家。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在今天的艺术家心中神、怪与艺术一样都是纯自然的力量。神、怪是没有形状的,只活在想象中。而在艺术家的视野中万物皆有灵,无形不是无型,也不是无灵,更不是无情,而是一种待探寻的无限之境。从理论上讲“神圣”是不可以随意被创造的,而对一位以放松的心境、严谨的态度从事创作的艺术家王晓辉来说,创造无形之型让艺术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,这些新生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参与到了他的笔墨之中。所谓的“神”“怪”多出现在有记载的中国神话中,九头开明兽多次在王晓辉的作品中出现,据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中记载开明兽是一种非常凶猛的神兽,身大似虎,长着九个头,都是人脸,开明兽是昆仑山的守门,它守卫着东王公和西王母及众多神仙的居所,保护着他们的安全。在他的笔下开明兽的每张人脸都有着不同的表情,或肃穆或机警或憨笑或愤怒,似有洞察万物,未卜先知之能。流传千年的故事在王晓辉的笔下有了生命的延续,在神话了的雏形下增添了一份与你我相似的情感与愿望,多了一份这个时代的希冀与困惑……其实人类自存在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编造自己的神话,哪些是真实的,哪些又是虚伪的,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。这种虚构与想象是人类抒发内心的需求,是人类的真情所感、现实所愿。艺术家便是开启想象的那个人,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情理之外的故事。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在王晓辉的艺术世界中形、态变化是无休无尽的,在千变万化的型态中笔墨始终处于不同状态的变化之中,这种变化更是回味无穷的意趣。雄健朴拙、博大浑厚的志怪图像为他带来了无尽的臆想空间,转化成他艺术表现的引文,在他的笔下凝滞千年的想象之神与怪活了起来,他们带着各自的喜怒哀乐与观者对话。这种交流是以形写型无法企及的,而只有以神降神的艺术胸怀、以笔活气的艺术才情和吐故纳新的艺术天赋才可达到。在他的笔下似乎水、墨、纸、笔同时有了灵性,一提一按的瞬间成了他想要的模样,神怪之型自然而然流淌在纸面上了。开明兽、九头鸟、蛇神们有了似曾相识的面孔,既熟悉又陌生,在他的笔下似乎每一个形象都在讲述和你生活有关的故事……画面中呈现的这种“相”正是艺术家心中之大象,是历经生活磨砺折射在作品中的心境。在这些微小尺幅(19.5cmX13.5cm)的神、怪手稿创作中,色彩的运用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,大胆吸收了民间艺术中对红、绿两色的使用,浓烈的色彩对比,自然洒脱,更为画作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,呈现了“色不碍墨,墨不碍色”的中国绘画色彩意境。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王晓辉手稿(19.5cmX13.5cm)
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艺术家王晓辉工作闲暇热衷于战汉文物的收藏与鉴赏,反复琢磨中探索古物之堂奥,入之于眼融之于心,在提笔落墨的瞬间通古达今,以当代的艺术视野俯瞰先人文化艺术,将历史感转化为质朴、纯粹的当代艺术图像,以轻松的笔墨图式将观者带入对历史的回味与对当下的思考。创作手稿是艺术家自己的“笔记”,是千千万万艺术思考的备忘录,它拓宽了我们对生活的些许假设,意想不到的事物在他的创作手稿上彼此碰撞着。正如艺术家自己所描述的一样“我是在理想中虚度”,真正优秀的艺术家不是单薄地叙述一个真实的存在与理想,而是将社会、生活的情态体验备份到一个更大的未知空间中,让绘画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无限可能。
------韦玉
手稿系列作品(19.5cmX13.5cm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